【资料图】
记者从近日市政协举行的重点提案督办会上获悉,我市已明确儿童友好城市三年行动目标,即2023年搭建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四梁八柱”,2024年逐步扩大试点项目范围,2025年实现全市域普遍开展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儿童友好理念全面普及。
数据显示,我市0至14周岁的儿童共有11.36万人,占常住人口的9.81%。建设儿童友好城市,事关每个家庭,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当前我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与广大儿童和家庭的期盼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市妇联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舟山专门针对儿童特点“量身打造”的公共空间和设施不多,大多数是儿童与成人共享的空间,补齐这块短板势在必行。
“重点之一便是引入‘1米高度看城市’这个理念。”该负责人表示,要推动建立城市、街区、社区多层级的儿童友好空间体系。聚焦商场、学校、图书馆、社区活动室等儿童参与的独有空间进行精准打造,让儿童更有趣味感、参与感、满足感。在室外空间打造上,要坚持安全至上,特别是抓好道路空间、公园绿地、滨水空间等适儿化改造。
就软实力而言,舟山在推动涉儿服务方面的广度、力度和深度仍存在不足。下一步我市将深化拓展城市书房功能,推出阅读、非遗、书画等公益课程,举办青少年体育品牌赛事,增强青少年体质。同时,开展儿童友好海洋主题文化活动,打造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和儿童主题研学路线,丰富孩子课余生活。此外,定期开展儿童食品、用品、玩具、服装等质量监督检查和各类安全教育。
“推动心理健康进社区,有效打通‘家校’到‘社’的最后一公里。”该负责人表示,我市还计划通过搭建家校社沟通平台、推出“菜单式”家教讲座等,真正实现家校社多主体参与、多部门联动、全方位覆盖,提升儿童心理健康素养。
关键词: